
《白云洞》剧照

《张飞闯辕门》剧照

演出现场

专家、领导同演职人员合影
10月31日晚8时许,参加国际音理会亚洲大洋洲地区音乐学会首届学术研讨会、亚太民族音乐学会第十七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泰山学术论坛(以下简称“两会一坛”)的专家、学者,在我校刘晓静副院长及相关部门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山东省柳子剧团东柳戏院,观摩专场柳子戏。
本次专场演出观摩了两个剧目,《白云洞》和《张飞闯辕门》。《白云洞》是柳子戏中唱念做舞并重的一出传统剧目。毒莽怪长须道为功业圆满吃人肉饮人血,涂炭生灵罪恶滔天。白云仙英灵子奉师命率众下山大战毒莽怪,最终铲除妖孽为民除害。《张飞闯辕门》保留了一人清唱、众人和之的帮腔特色,以打击乐伴奏,不配丝竹管乐。此剧是五十年代由”压箱底子”三十年的老戏重新整理创作表演,如张飞在辕门的出场亮相,左臂直伸,右手持纸扇过顶,双脚尖内勾,圆瞪虎眼,为全国舞台上绝无仅有,其优美、别致、矫健、稚趣,被称为“鹰展翅”。当张飞听到按律当斩时,双手拇指靠在一起与食指频繁快速的搓来搓去,此动作称为”捏偏食”,充分表现了张飞发怒、心中不忿、内心猛烈起伏的状态。创作此戏张飞表演的老一代艺术家张春雷被誉为”活张飞”。两个剧目的表演程序突显了山东人粗犷豪放、直爽率真的性格,人物动作设计富有生活气息,给前来观摩的领导、专家、学者以耳目一新的享受,纷纷在演出结束后上台同演职人员合影留念。
柳子戏是在元、明、清以来流行于民间的俗曲小令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成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柳子戏遭受摧残,萎靡凋零,许多艺人改唱其它剧种,只剩个别班社惨淡经营。1949年后,国家把流散的艺人集中起来组成剧团,1959年调迁郓城县工农剧社到济南成立了山东省柳子剧团。剧团先后挖掘整理了传统剧目《孙安动本》、《玩会跳船》、《白兔记》、《张飞闯辕门》、《揽馆》、《观灯》等。2006年6月,柳子戏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供稿:宣传部 摄影:吴思强 张成金 宁舟浩 陆金星 采写/编辑:王志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