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深青年学生对中华传统优秀戏曲艺术的了解和认知,激发他们的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接班人的自豪感,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戏曲与曲艺学院举办了“书香梨园——遇见戏曲之美”戏曲艺术思政大课。活动通过艺术的形式讲述廉洁、敬老故事,让思政教育更加生动、形象,沉浸式的“艺术思政课”实现了思政小课堂同社会大课堂的紧密相连,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贡献了戏曲力量。
文学名著“跃”舞台:戏曲演绎书香故事
文学老师、公共教育学院副教授孙晓娜导聆欣赏,通过对书中故事情节“情与理”的分析,带领大家走进文学名著《牡丹亭》的美学世界。
昆曲的精彩剧目演绎展现了杜丽娘第一次游园时的愉悦与惆怅。“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当舞台上响起脍炙人口的昆曲唱词时,在场的学生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
活动以欣赏文学之美为着眼点,通过戏曲的演绎,带领同学们体验文学与戏曲艺术的相辅相成,感悟以美育人、美美与共。
文化润心“活”课堂:戏曲诠释传统美德
吕剧《墙头记》作为山东地方戏经典传统代表剧目,生动地演绎了孝老爱亲的故事,第二幕剧让同学们在开怀之余又陷入对家庭伦理的深思。《墙头记》以喜剧外壳包裹悲剧内核,超越了时代局限,通过戏曲艺术唤醒道德自觉,以传统智慧滋养现代文明,起到了“以戏化人”的作用。
“这种用艺术讲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特别打动人,”和学生一同观看演出的辅导员老师说,“学生们在欣赏艺术的同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这比单纯的理论教学更有感染力。”
文艺创新“展”优越:戏曲厚植爱国情怀
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政课老师修建峰从吕剧《李二嫂改嫁》的创作背景展开,结合华为被美国制裁打压的事件,讲解了国家强大与个体幸福的关系,探讨了剧目背后的思政意义,鼓励师生树立坚定信念、厚植爱国情怀。当农村的李二嫂受到阻挠无法实现改嫁愿望时,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婚姻法》、妇女会主任介入等方式帮助她彻底摆脱困境,剧目将新中国优越的社会制度与旧社会恶俗的封建势力形成了鲜明对比。
戏曲与曲艺学院2021级戏曲表演专业学生徐英楠用精湛的动作和唱腔表现出了李二嫂在封建礼教束缚下不能自由追求爱情时痛苦的内心世界。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剧目表演真实地感受到了“旧社会使人痛苦,新社会使人幸福”,更增强了对新中国的热爱和对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认同。
经典剧目“唱”廉洁:戏曲弘扬廉洁风尚
戏曲与曲艺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孙佳希从京剧《铡美案》的人物性格分析入手,结合近现代的反腐大案,阐述了剧目蕴含的公正执法、破除特权的司法观,清正廉洁、反对腐败的价值观,为民服务、维护群众利益的宗旨意识。
作为中国传统戏曲中的经典剧目,《铡美案》演绎了包拯不畏强权、秉公执法,斩杀忘恩负义的陈世美,为秦香莲申冤的故事,通过艺术化的表达,将“公正、廉洁、为民”的价值理念深植于同学们心中。
活动还精心设置了戏曲服饰讲解和互动教学环节,让师生了解戏曲行当、服饰,试穿水袖,学习动作,深入领会戏曲之美。
地址链接: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6825117130647281118&cdn=https%3A%2F%2Fregion-shandong-resource&item_id=6825117130647281118&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t=1747129441405&pid=&ptype=-1&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