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学术
我校联合主办第十五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影视创新论坛
发布日期:2025-04-28

4月26日,第15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光影未来”电影科技单元影视创新论坛在北京郎园举办。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陈旭光,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山东大学)基地主任范玉刚,山东大学特聘教授、山东大学中国影视文体研究中心主任周安华,《北京电影学院学报》主编吴冠平,中国传媒大学戏剧影视学院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委员会秘书长戴清,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李洋,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研究员、北京大学电视研究中心主任张慧瑜,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副院长张斌,西南大学教授、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袁智忠,我校传媒学院教授刘昂、牛光夏、宋法刚、李磊、刘强,副教授孙豪,青年教师、博士丁明以及研究生代表参加活动。



陈旭光、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办公室执行副主任、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国际电影节运行中心主任崔岩,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党委委员、宣传部部长孔宪坤分别致辞。



在主题演讲环节,吴冠平作了题为《在未来影像中留下人的指纹》的主题演讲,范玉刚作了题为《数智时代文艺评论在影视剧产业发展中何为》的主题演讲,周安华作了题为《新时代中国电影理论的突围与多维跃升》的主题演讲。



在圆桌论坛环节,张斌主持了“人工智能时代电影理论的创新发展”的圆桌对话,陈旭光、袁智忠、宋法刚、李磊、刘强分别就当下备受关注的电影工业美学和理论创新话题发表了自己的学术观点。刘昂主持了“人工智能时代影视传媒的创新发展”的圆桌对话,李洋、戴清、张慧瑜、牛光夏、孙豪分别就人工智能赋能影视生产应用与边界、人工智能对影视传媒教育的赋能与重塑两个方面谈了自己的认识与思考。

在3个多小时的论坛中,来自影视理论界、评论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通过论坛致辞、主题演讲、圆桌对话等形式探讨了在人工智能快速迭代的当下,电影工业美学“接着讲”、中国电影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人工智能赋能影视生产与影视传媒教育等理论与实践问题。



论坛上,还举行了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视听艺术专业委员会揭牌仪式,陈旭光、戴清、范玉刚、刘昂共同揭牌,牛光夏被聘为视听艺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宋法刚被聘为常务副主任,刘强被聘为副主任。

据悉,本次论坛由我校和北京大学影视戏剧研究中心、山东省文艺评论家协会联合主办,以“人工智能时代影视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发展”为主题,旨在共同探讨人工智能技术为影视创作、理论研究和产业升级带来的全新可能。这也是我校第二次联合主办“光影未来”电影科技论坛,论坛的举办展示了我校影视学科建设的成果,提升了教师团队在国内相关研究领域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供稿:传媒学院 作者:李百川 宋明海 摄影:北京国际电影节组委会 审核:刘昂 编审:刘霞)

上一条:泰山学院教授周郢来我校作学术讲座

下一条:现代音乐学院举办手风琴教学交流活动

版权所有: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 鲁ICP备05002378-1号

长清校区地址: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紫薇路6000号

邮编:250300

文东校区地址:济南市历下区文化东路91号

邮编:250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