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霍晓蕙)作为第三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的重要活动板块,由山东省文联和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联合主办的《文化生态艺术齐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高端论坛》,于6月23日在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长清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这标志着本届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全面启动。论坛特别邀请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总裁陈圣来,作题为《从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看文化品牌发展战略问题》主题演讲。
“艺术节的培育起码应有十年”
上海国际艺术节已连续举办了十一届,成功跻身于世界著名艺术节行列。陈圣来表示,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办节模式是“政府推动、社会支持、市场运作、群众参与”,在举办同时还要构建一个文化产业平台。陈圣来谈道,“经典一流”与“探索创新”始终是艺术节的两面旗帜,“经典代表品质、创新代表特质。对于一个艺术节来说,衡量标准关键在于是否具有艺术吸纳力。”
在谈到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应该进行怎样的文化运作,才能彰显其艺术特性及品牌效应时,陈圣来说,我们说艺术节是一座城市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诞生并逐步培育发展是形势的使然、生活的使然。“一个成功成熟艺术节的培育应该起码有十年的时间,要找准定位,锲而不舍。”
把齐鲁文化放在国际坐标系上拓展
谈到如何打造“文化生态,艺术齐鲁”品牌时,陈圣来建言:“文化生态,艺术齐鲁”这个口号很不错,齐鲁文化源远流长,厚重扎实,孔孟之道始自山东,山东出了多少文化名人大家,围绕着泰山、黄河、孔府孔庙有多少文明佳话文化传承,尤其是新世纪开始,中国孔子学院遍布全球,齐鲁文化随着孔子与孔子学院不胫而走闻名遐迩。由此,齐鲁文化的国际性走向会趁势而上,得天独厚,问题是齐鲁文化怎样与时俱进,赋予新时代的国际视野。“在这块厚重的土地上,文化传承要远远胜过文化创新,本土文化要远远胜过外来文化,这就需要在输出的同时,大胆而积极地引进,把自己的齐鲁文化放在国际坐标系上来考量、来拓展,听四方声音享八面来风。山东的高速公路网领先全国,我希望修筑山东的文化艺术高速公路网,让信息与思想以及资源在那里畅行!”
我省知名学者李掖平、田川流发表了书面演讲,就当前我省如何加快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发表了意见,他们一致认为,要积极办好已经初见成效的山东国际大众艺术节,让艺术走近大众,让大众共享艺术,丰富和活跃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为推进我省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加快建设山东经济文化强省贡献新的力量。
齐鲁晚报:http://www.qlwb.com.cn/display.asp?id=522847
(编辑维护:孙希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