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是伴随于希宁先生一生的座右铭。在于老95岁诞辰之际,这十个字又让人们回想起先生的人品与艺品。
昨天上午11时,纪念于希宁先生诞辰95周年艺术展座谈会在舜耕山庄举行。中国国家画院创研部主任邢少臣、中国美术馆的美术理论家刘曦林、人民美术出版总社编审刘龙庭、山东省美术协会副主席孔维克、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教授单应桂、张洪祥等,在座谈会上发言。来自省内外的画家、美术理论家70余人,共同研讨于希宁国画艺术,深切缅怀这位国画大师。
刘曦林:这是于老师上的最后一课
在昨天的座谈会上,中国美术馆美术理论家刘曦林先生首先发言。他是于希宁的学生,早在1958年,就跟着于老学画。刘曦林心情非常激动,他说:“看了今天的画展,回忆老师几十年的教诲,我感受最深的还是老师‘才德勤修养,三魂共一心’的座右铭,真是字字珠玑、字字千金。”
“于老师对学生的爱和关怀,是我们一辈子都不能忘记的。记得我(上世纪)70年代被分配到新疆,于老经常给我写信,像父亲一样关心我、教导我。后来我到了中国美术馆,于老仍经常写信,与我分享他的心得,探讨美术理论。我至今珍藏着几十封于老的信,打算整理好,出版一本书《于希宁论艺术》,把于老的思想传承下去。”
刘曦林对老师的谦虚好学印象深刻。他回忆起于老与启功先生的一次谈话。“(上世纪)90年代,于老在北京办画展,启功先生前来参观,他对于老说,我今天上课来了,于老回答,我是来交作业的。待参观结束,启功说,我下课了。于老说,请您打分。”刘曦林说,我们每次看于老画展,都是一次学习,都是于老在给我们上课。“今天的画展,是于老师给我们上的最后一课。”
孔维克:于老是古今画梅第一人
山东省美术协会副主席孔维克称,于老是20世纪中国花鸟画坛的领军人物和代表人物,是在全国产生影响的20世纪画坛大家之一。于老的去世,是中国画坛一个时代的结束。
对于于希宁的艺术成就,孔维克说:“于老是20世纪中国画坛的代表人物之一,他把小写意花鸟画,推向了顶峰。我认为,就梅花画的成就而言,于老是古今第一人。”
孔维克回忆了于老在任山东省美术协会主席期间,表现出的卓越的组织和领导能力。“他曾任两届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组织工作做得非常好,对山东美术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会上,于老的学生、人民美术出版总社编审刘龙庭,朗诵了写给于老的悼念长诗,深情怀念恩师,读到伤心处,泣不成声。云顶集团3118acm官网沈颖老师还朗读了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梁江为于老写的悼念文章。
“三秋标异色,天涯仰梅魂”,梁江在祭文结尾用这样的诗句称赞于老。(记者 李丽)
链接:http://shrb.dzwww.com/shrbxw/ylxw/200801/t20080116_3159385.htm
(编辑维护:孙希宝)